邛崃南街小学官网
South Street Primary School,Qionglai City
收藏本站
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 

南街小学“小古文教学”专题研讨活动

 

    春光明媚,鸟语花香,南街小学《五育并举视野下的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》课例研讨活动暨南街小学2020-2021年下“小古文教学”专题教学研讨活动在阶梯教室如火如荼地举行。五年级组王霞老师和五·八班的孩子们给大家带来了小古文教学研究课——《杨氏之子》。《杨氏之子》是部编版教材五下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,全文共55个字,语言简洁、浅显,主要讲孔君平拿杨氏子的姓开玩笑,而杨氏子以同样的方法予以回敬,体现杨氏子的“甚聪慧”。
    王老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,结合《新课标》阅读要求及单元语文要素“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”,将整堂课设计成了六个板块:一、导入课题;二、多种形式读,读准字音和停顿;三、先自学再互学的方式疏通文意,重点分析主客之间的对话,并穿插感情朗读;四、互学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;五、镂空背诵。六、拓展延伸。
    王老师整堂课注重“品析”和及时的朗读指导,真正营造了一个“情感的课堂”“感悟的课堂”“展示的课堂”,把语文课上得有情有趣。总体感觉有以下几点:
    一、课堂导入的趣味性——未成曲调先有情

    有效的课堂导入是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。王老师在导入课题后就自我介绍说是“王氏之女”,还让学生说说自己是“X氏之子”“X氏之女”,一下子拨动的学生的心弦,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为整堂课的进行打下了完美的基调。
   二、课堂诵读的有效性——读书百遍其义自现
初读环节,王老师引导学生读出三个层次,读正确,读流利,读出节奏。由易到难,读出文言味道,为学生理解、感悟做好准备。品读部分,王老师抓住重点句子,精心指导朗读,入情入味地读。还让学生把句子放在语境中演一演,表演读一读句子,从“李夫子”“柳夫子”的角色读中意会杨氏子的“甚聪慧”,情感朗读也水到渠成。
    三、学习方法的指导—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
    王老师先是引导学生梳理各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,得出“借助注释、组词、看插图”等方法后,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,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,不是授之以“鱼”,而是授之以“渔”。
    四、课后拓展——似曾相识燕归来
    在小学学习文言文,就好像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户,铺开了一条通道,让他们走近先贤,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。王老师对内容的拓展处理恰当,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,带着对古代聪慧孩子的兴趣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。
    课后,王霞老师进行了简单说课,各年级组老师进行了评课,肯定了很多亮点,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。
之后,王校长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,指出要把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,让所有的学生都深度参与到课堂中来。周校长指出要结合单元主题,将体会到的“杨氏子”的“风趣幽默”呈现在板书上。
    当然,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,这节课依然存在着不足之处,例如没有叫学生动笔做笔记,应该让学生互评、老师真正“让位”等。我们五年级所有老师将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探讨,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

1.jpg2.jpg3.jpg